本帖最后由 汉林院 于 2021-2-4 10:23 编辑
相信大家和我一样,在刚开始学习6个格的时候感到万分头痛。什么12345,都是在词的后面加东西,怎么这个一会儿4格?怎么又变2格了?!好不容易练会了一个变格,学了一个新格的时候又混了...emmm全程都是黑人问号脸。
1.为什么你会搞混每个格? 其实这个汉语翻译就很容易让人感到疑惑,什么是格??这个字大家都认识,但是格到底是个什么玩意?看不见摸不着,像不像心学中的“格物致知”?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很重要,但是怎么格物就不得而知了。 相对应的6个格就是6种不用意义的变法规律。单纯的123456几个数字是毫无意义的,就像你喜欢上了6个女孩,你总不能称呼对方为一号姑娘,二号姑娘等等。你不重视人家,人家也不会重视你。 再举个例子,你买了一个带5个抽屉的五斗柜。书包你会放在柜子上,上衣你会放在第一个抽屉,裤子你放在第二个抽屉,以此类推。当你需要裤子的时候必然会直接伸手打开第二个抽屉,因为你明白,第二个抽屉的意义就是为了存放裤子。
2.1-6个格的意义? Именительный 1格 主格,称名格 что кто Родительный 2格 所属格 чего кого Дательный 3格 给予格 кому чему Винительный 4格 宾语格 что кого Творительный 5格 工具格 кем чем Предложный 6格 前置词格 о ком чём
3.如何循序渐进的学习这6个规律(格)? 这里我解释下,一格不用说了,其实4格宾语格是大家最早先接触的第一个有变化的格。宾语格的变法分为3部分,阳性名词分两部分“死一活二”,阴性名词该怎么变还怎么变。 从语法角度来说,“死一活二”中的死和活,并不是只这个生物的死或活。正确的翻译应该是“动物性名词”与“非动物性名词”。 如果简单理解为机体的死活,那请问欣欣向荣的小草应该是死一还是活二呢?已经去世的Иван应该是死一还是活二呢? 4格学了两次,第一次学的就是“物一”。不用变形才是最简单的。所以先学一部分四格。紧着学6格前置词格,这个也好变,大部分都加个-е就好。 3格给予格一学,写信,送礼,打电话也都会说了。最后学一下最鸡肋的5格工具格,齐活儿。
4.为什么说5格工具格最鸡肋,并且最后才学5格? 请看以下两个例句: 2. Я использую ручку, чтобы писать письмо. 1. Мы с тобой... 如果不是细抠细微语法差异的话,大体意思也都差不多。可以根本不用5格啊。
5.OK,陈老师你说的意义我都懂了,可以还是记不住这几个格的意义,太分散了! 没关系,觉得分散我们就把它们都放到一起来看看。 请看示意图:
一格主语格就不用说了,我们把这个句中非常重要主语具体化为皇冠。 三格给予格,对待心爱的人送一支玫瑰 五格工具格,对于敌人就必须用刀剑去守护自己心爱的人
6.关于二格,四格,六格的词源学研究 名词的不同格表示不同的意义,比如三格表示“给…”,五格表示工具,而这些意义的区别正是由变格时不同的词尾来表示的。 同理,раз常与数词连用,如сколько раз, десять раз,человек与数词连用时,其复二形式也和单一相同,如пять человек。数词的出现也使后面的名词有没有词尾都变得不重要; 古俄语中的二格除了表示“事物的一部分”、“否定句客体”之外,还可以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。现代俄语中,这种意义作为一种残迹保留了下来: Он уехал домой двадцать второго июня. сегодня (<сего дня), всегда (<всего года), тогда (<того года) 名词的动物范畴和语法性别生成得比较晚。 这也是为什么,现代俄语中дитя(小孩,多用于诗歌)一词的语法性别是中性。 又由于古俄语词序自由,这就造成了某些情况下很难区分句子的主语和补语。例如Победил Ярослав Брячислав,到底是Ярослав战胜了Брячислав,还是后者战胜了前者,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,很难判断。 这也是由于二格在某些意义上早就与四格相近,比如上面提到的“四格表示动作及于客体的全部,而二格表示动作及于客体的一部分”,“四格表示肯定的直接客体,二格表示否定的直接客体” пойти в гости去做客 古俄语中的六格是不需要前置词,就能独立表示时间、地点的,这也反映了古人思维的直观、简单—人们只需要把表示地点的名称说出来就足以表达意思了。 例如,“这种狼,狗也怕”,到底说的是狼怕狗还是狗怕狼,没有上下文就不得而知。同样,俄语中的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Иванова,到底指的是“(属于)伊凡诺夫的鉴定”,还是“伊凡诺夫写的鉴定”,还是指“给伊凡诺夫做的鉴定”。而近年来出现的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на Иванова就只能理解为“给伊凡诺夫做的鉴定”。可见,前置词的出现使思想表达更精确。
7.如何记接格? 个人不推荐记口诀,顺口溜等方法。 之后经过犯错,纠错,再犯错,在纠错的循环中完全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。 一个词变10000遍,再变你绝对不会变错。端正态度,刻意练习,格就会融到你血液中,后期像母语者一样,根本不用想变格。
|